公司动态

首页 公司动态 “矿山复绿”正式启动,烟台鑫海尾矿干排大展身手

“矿山复绿”正式启动,烟台鑫海尾矿干排大展身手

2012-10-26 17:07:47

作者:scp

浏览次数:1222

解决好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一直是我国矿业发展的主要课题之一。国土资源部于8月2日~3日在江苏省镇江市召开的,针对居民集中生活区和重要交通干线周边矿山开采产生的突出环境治理问题的 “矿山复绿”工作会议,对于改善当地整体形象、保护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会议目的旨在总结交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作经验,对全国“矿山复绿”行动进行动员部署。共同商讨矿山环境整治问题。会议指出,各省(区、市)要在今年年底前完成摸底调查、建立档案、方案制订工作,要基本实现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覆盖全矿种、全矿山,并用3年左右的时间,集中开展恢复治理工作,到2015年,使“三区两线”周边范围内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基本得到整治,矿山生态环境得到初步改善。

“矿山复绿”实施的“三区两线”,主要指重要自然保护区、景观区、居民集中生活区和重要交通干线、河流湖泊直观可视范围。国土资源部办公厅近日已向各地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中国地质调查局等相关单位下发了《全国“矿山复绿”行动方案》的通知。对于开展此项工作措施得力、进展顺利、成效显著的省份,国土资源部将在地质灾害防治、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绿色矿山建设等项目安排中予以重点支持。

事实上,我国政府一直都很重视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恢复工作,已发布了一系列法规和政策规定。近年来,也在不断加大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投入力度。国土资源部在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保护规划、实施治理项目、完善制度、加强监督管理等方面,更是做了大量的工作。

自2001年起,中央财政安排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专项资金,专门用于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2007年发布、2011年修订后再次发布了矿山治理行业标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在此期间,《全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2009-2015)》也于2010年4月正式发布实施。

可以说,由于国家的重视及国土资源部等相关部委的主动作为,我国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恢复工作取得了相应成效。然而,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成效的背后还有一系列问题尚未解决。

据调查,我国目前存在的地质环境问题主要是地质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严重,土地资源破坏突出,地下水系统破坏严重,三废排放污染环境造成的公害等。

数据表明,截至2011年底,全国采矿业累计发生各类地质灾害21932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335.3亿元,其中地面塌陷超过4500处。截至2010年底,全国各类矿山累计破坏土地面积达3.868万平方千米。2005年至2011年,全国采矿活动平均每年抽排地下水超过60亿吨,矿坑排水累计影响矿区地下含水层约5万平方千米。全国矿山平均每年尾矿废水超过47亿吨,尾矿固定废弃物累计积存量达400多亿吨。

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透露出我国的地质环境治理工作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对这些灾害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尾矿干排工艺也显得任务艰巨。烟台鑫海的尾矿干排工艺是由脱水浓缩型水力旋流器+高效深锥多锥浓密机+高效多频脱水筛组成。设备投资和土建投资很小,设备运行成本很低,具有节能环保的优越性。对于尾矿年排放100万吨/年的选矿厂,年可省成本400万元以上。年可回水200万立方米,按1.5元每立方算,年节水费300万元每年,经济效益较好,对缺水地区意义重大。尾矿干排出来的废料可填补矿山悬空区,对防止地面塌陷更是意义非凡。